水解-MBR工艺综合处理园区污水
a园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内企业以煤化工产品、新型建材、机电产品为主。园区废水为各类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为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清洗废水。根据环评要求,各企业生产、生活废水通过自建站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收集管网,然后汇入园区污水处理站,经该站处理后运至5km外的煤化工基地生产回用,污水站排放标准符合《城市再生水回用水质标准》
摘要:以该园区污水处理站为例,结合其工艺设计参数,介绍了水解+MBR组合工艺对该园区综合废水的处理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项目概述
1.1废水质量和数量
本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1000m3/d,进出水水质根据《城市再生水回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表1中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水指标和实测值确定,主要指标见表1。
1.2工艺流程
由于进站废水经过各企业预处理,水质相对稳定,污染物浓度不高,但可生化性一般,排放标准相对严格,因此设计了水解+MBR的处理工艺,具体设计流程见图1。
1.3主要装置
(1) 1个沉砂池。
主要功能:格栅渠、沉砂池和调节池合建。格栅通道上部装有旋转机械格栅,下部设计为砂斗,用于沉淀来水中比例较大的悬浮物。调节池用于临时储存水量,均匀水质,并为后续工段连续供水。
设计参数:有效水深h = 3.2m有效池容量v = 245m3有效停留时间t = 5.8h小时..
(2)水解池,2个座位
功能:通过厌氧反应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池体采用Q235钢板无缝焊接,环氧煤沥青防腐,池体采用35m(单座)3软纤维填料。
设计参数:有效水深h = 3.2m有效池容量V=104m3(单座);有效停留时间t = 5.0h表面荷载为1.3m 3(/m2·h)。
(3)MBR装置
主要功能:将生化反应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通过兼性厌氧菌的生长代谢和膜的物质截留,降解去除各种污染因子。好氧池、膜过滤池、膜清洗池建在一个池中,膜采用进口中空纤维膜。
设计参数:三菱中空纤维膜,PVDF材料;公称孔径0.4 μm;膜通量为0.5 ~ 0.8m 3/m2·d;25m2/片,共100片;膜支架S30408不锈钢材料。
(4)标准化排污口
主要功能:巴氏合金计量罐,尺寸根据规格定制,罐体材质为S30408不锈钢。
设计参数:喉道宽度b = 0.228m米,流量q = 11.5升/秒。
(5)烘干池
主要功能:设置在调节池顶部,用于暂存生化池中的栅渣和剩余污泥。池内填充卵石和煤渣滤料垫层,滤液直接排入调节池,滤渣定期人工清理。
(6)辅助用房
砖混结构,包括风机房、在线监控室和值班室。
1.4流程特征
(1)设计采用的工艺流程严格按照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制定,水解池可以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MBR装置可以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
(2)由于园区内企业生产分为淡旺季,淡废水产量与旺季差异相当大。为保证处理系统的稳定和节能降耗,污水处理站主反应装置设计为两组,一组500m3/d并联布置。
(3)根据进水水质和工艺特点,无机剩余污泥量少,有机剩余污泥几乎不产生。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本项目不单独设计污泥处理装置,本项目固体废物的处置可通过干化池来满足。
(4)由于MBR本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拦截粪大肠菌群,所以采用最常规的缓释氯片进行消毒,简单、高效、成本低,能够满足处理要求。
1.5主要构筑物(建筑物)和设备
主要建(构)筑物和设备的选择见表2。
2.操作效果
该项目于2018年2月完成。经过5个月的运行,处理效果非常稳定,出水水质良好。2018年5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对该站的出水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水解+MBR工艺对园区此类综合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各种污染因子的去除率较高,出水水质满足《城市再生水回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表1中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指标。
3.技术经济指标
3.1项目投资
项目占地面积1000m2,总投资78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83万元,设备购置费541万元,安装调试费5万元,其他工程55万元。
3.2运营费用
本污水处理站平均处理成本1.25元/m3,其中电费0.45元/m3,运行维护费0.8元/m3。(来源:安徽童渊环境节能有限公司,合肥师范大学生物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标签:  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水解-MBR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