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鸿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示例图片三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plc编程控制系统控制柜电装技术

2019-01-29 13:19:55 合肥鸿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

plc编程控制系统是基于现场总线技术、完全开放,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结构灵活、安全可靠、安装便利、维护简单、大幅度节约使用成本,满足各种中小规模过程控制、顺序逻辑控制和数据采集任务需求的控制和检测系统,它广泛用于制造业生产线流程中各种工序的程序控制及电气智能化自动控制和变频节能控制。要实现plc编程控制系统,必须经过plc编程控制系统控制柜的电装、下位机逻辑编程组态、上位机组态画面的绘制、工控机与PLC的通讯、调试这四大步骤。其中plc编程控制系统控制柜的电装是实现plc控制系统的第一步,电装的最终结果,不仅关系到plc编程控制系统硬件之间的通讯,而且关系整个plc编程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plc控制柜的电装,在实现plc编程控制系统的所有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微信图片_201901101624214.jpg

plc编程控制系统控制柜电装技术叙述如下:

一、主要施工技术
  1.绘制plc控制柜接线图
  要绘制好plc编程控制系统控制柜就必须先搞清楚控制柜的组成。plc控制柜一般主要由空开、PLC、24VDC的电源、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继电器、浪涌保护器、接线端子、配线槽组成。
  根据工程需求确定好盘柜内的元件配置,就可以绘制接线图。绘制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了解电器元配件和PLC卡件的安装尺寸和安装要求,并进行一个合理布局,保证做到PLC卡件和其他电器元配件在盘柜正面,接线端子排在盘柜背面的要求,实现控制柜美观、实用的目的;其次根据电气元配件厂家提供的电气原理图,设计出电源、空开接线图;根据plc编程控制系统厂家提供的原理图,绘制出PLC模块接线图;再根据工程包括的所有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与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绘制出外部端子接线图;最后在绘制出接地端子接线图;整个接线图应能准确、完整、清晰地反映系统中全部电器元配件与PLC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应能正确指导、规范后期电装施工。最后反复检查,调整修正错误,确保万无一失后,完成控制柜接线图。

二、plc控制柜确定装配方案,制作背板 

  当plc编程控制系统控制柜接线图绘制完成且所有硬件及控制柜到货后,就可以确定装配方案,制作背板。
  装配方案主要是根据绘制的控制柜布置图,正面确定出PLC与配线槽以及其他电器原配件与配线槽之间的间距,背面确定出端子排与配线槽之间的间距;前后背板跨接线穿线孔的大小、方位的过程。其中在确定装配方案时要注意为了保证美观,背板最上端与硬件设备要根据实际情况留出80~100mm的间距,最下端与端子排要预留出大于350mm的距离,便于更换端子排且方便接线。PLC卡件与配线槽直线距离应保持在60~70mm之间,才能满足接线方便快捷;其他载流元件与配线槽直线距离应保持在30~40mm之间,中间继电器和其他元件与配线槽直线距离保证在20~30mm之间,而控制端子排与线槽直线距离应保持在20~30mm之间,动力端子排与线槽直线距离应保持30~40mm之间,才能满足接线方便快捷。前后背板跨接线穿线孔应布置在需跨接线的配线槽上,穿线孔的公称直径应根据实际情况固定在Ф40~50之间,以保证方便跨接线和控制柜的整体美观。

微信图片_20180707113147.jpg  

当制定完成装配方案后,就可以将整个控制柜的装配布置用铅笔勾勒在前后背板上,如果合适,开始下一步制作背板、安装硬件;如果不合适,重新对装配方案中的间距进行调整,直到合适为止。制作背板时,要注意有防震要求的电器元件应增加减震装置,其紧固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电器元配件和PLC卡件以及端子排的固定应牢固、平稳;线槽和端子排导轨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和端子排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背板面固定;固定或连接线槽和端子排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和端子排内表面光滑相接。线槽、端子排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端子排的始端必须装可标出单元名称的标记端子;同一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间也要装标记端子,以便分隔;每一安装单位的端子排的端子都要有标号,字迹必须端正清楚;端子排必须贴上顺序号,若不能贴顺序号的必须每隔5档用记号笔涂上记号,以便查对。

详情询可咨询合肥鸿昇自动化公司,合肥自动化厂家,合肥电气成套设备厂家,合肥自动化设备厂家,合肥plc控制柜自动化厂家|官网:http://www.hfhszdh.com/


标签:   plc控制柜 plc控制柜厂家 plc控制系统 plc编程控制系统 电气成套设备 合肥自动化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4 www.MetInf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