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柜的基本结构
电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可靠的供电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非常重视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交流电压一般在+10%(+15%)的范围内波动,所以PLC可以直接接入交流电网,无需采取其他措施。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心。它根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给出的功能,接收并存储用户程序和从编程器键入的数据;检查电源、内存、I/O和警报定时器的状态,并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通过扫描接收现场各输入设备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储在I/O映射区。然后,它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一个接一个地读取用户程序,在命令被解释后,逻辑或算术运算的结果被送到I/O映射区或数据寄存器。执行完所有用户程序后,将I/O映射区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中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设备,并重复该操作,直到操作停止。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近年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也采用双CPU组成冗余系统,或者采用三CPU表决制。这样,即使一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内存:存储系统软件的内存称为系统程序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电路和微机输入接口电路组成,作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场控制之间接口的输入通道。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门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功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功能: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通信模块:工作原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完成以上三个阶段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标签:  PLC控制柜基本结构
- 上一条电气自动化控制柜的优点
- 下一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