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鸿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示例图片三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2022-03-25 23:47:31 合肥鸿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指通过物理脱水处理来降低其含水率。这项技术在国外应用广泛,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这与国内物资资源积压越来越多有关。相关研究表明,污泥深度脱水时,仍有一些限制因素会影响脱水效果。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污泥深度脱水效果。

1.化学调理污泥脱水技术

1.1原理分析

污泥脱水技术是通过添加带正电荷的絮凝剂进行固液分离,在电双层压缩和电荷中和的综合应用下,在重力沉降的作用下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在该技术的早期使用阶段,通过化学调理剂改善污泥的粒径、电荷等性质,然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去除污泥中的水分,完成深度脱水。

1.2优点和缺点

该技术适用范围广,也适用于一般方法脱水的污泥,脱水效果好。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开发处理传统絮凝剂缺陷的方法,但是絮凝剂的生产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不是特别成熟,而且成本会很高。此外,有些絮凝剂有毒,生物降解非常困难。一旦应用在一定的环境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一般来说,化学调理可以达到很好的脱水效果。

2.物理预处理脱水技术

2.1超声波机械脱水技术

污泥脱水就是去除物理颗粒表面吸附的水分,超声波机械脱水技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具体使用时,主要是利用频率为20×103 ~ 10×106赫兹的超声波,通过能量传递的方式进行脱水。

苏军等人认为,当某一频率的超声波连续作用于某一液体体系时,液体中的许多微气泡会发生振动,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气泡。如果这些气泡破裂,会有一个瞬间的高强度压力脉冲。这时气泡之间的微小空间就会出现一个热点。同时,热点会产生高温高压,产生极高的剪切力,从而突破微生物的细胞壁。在不添加任何化学品的情况下,连续的高频超声波可以快速溶解微生物细胞,从而增强物理脱水效果。齐昊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利用这种脱水技术可以产生一些海绵效应。此时,水将通过海绵通道,增加物理颗粒尺寸。当颗粒尺寸达到一定值时,热运动就会立即发生,颗粒之间会相互碰撞,甚至粘在一起,后来再沉淀。在短期使用过程中,该技术可以改变污泥的结构性质,提高污泥脱水效率。但如果工作时间过长,会破坏污泥结构,甚至颗粒完全破碎,使污泥粒径越来越小,影响脱水效果。

2.2污泥热水脱水技术

与上述处理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更高的脱水效果。该技术应用于污泥脱水时,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热水解要控制在150℃~170℃,压力值不小于1.25kPa,需要热水解的污泥和饱和蒸汽会混合在一起,在压力容器中反应。加热时,污泥中的微生物会被破坏或释放,从而达到脱水效果。

付伟的研究表明,物理热水解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70℃~190℃,反应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当污泥进行热水解时,更适合采用热板框压滤脱水。压滤后,污泥的含水量会减少一半左右。丁志国、赵等人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发现,在污泥热水解过程中,控制温度在150℃以上可以全面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温度控制在180℃左右脱水效果更好。此外,还可以加入酸等化学药剂来辅助污泥进行热水解,例如可以在污泥中加入Ca(OH)2。

3.生物调理脱水技术

3.1生物浸出调理技术

该技术是基于生物湿法冶金原理开发的新技术,主要利用嗜酸硫杆菌处理污泥。污泥经过淋滤调理后,重金属含量会逐渐降低,水分含量也会降低。

宋志伟等人利用该技术对污泥脱水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污泥离心脱水速率和污泥过滤比都会影响污泥脱水效果。结果表明,以亚铁离子为复合能源材料时,污泥经淋洗处理后,离心脱水率将显著提高,优于其他污泥处理技术,且无需添加絮凝剂即可深度脱水。

3.2酶预处理脱水技术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絮体的高度水化和粘附,该技术不能达到良好的脱水效果,但一些研究也表明,该技术可以保持污泥稳定,并具有过滤性能。

张顺、等人的研究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污泥时,滤泥饼的固含量比原污泥高一半。但在中试过程中,污泥的固含量比原始污泥的固含量低,说明酶处理能有效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但只适用于压滤脱水,因为酶处理后污泥絮体强度减弱。

张欣、刘伟等人分析了向污泥中添加蛋白酶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分析发现,加入蛋白酶等物质后,原污泥中的毛细吸水时间为9.5s,同时毛细吸水时间明显增加到10.5s,经蛋白酶调理后,污泥的粒径也有所减小。随着毛细吸水时间的增加和污泥粒径的减小,污水脱水效果变差。这是因为加入了蛋白酶等元素,污泥中EPS板(可发性聚苯乙烯板)中的蛋白质等成分被溶解,其粘附性变差,说明污泥中的EPS对污泥过滤非常有用。

4.结论

本文提到的浓缩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各有利弊。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对于深度脱水技术的研究,行业人员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目前,物理深度脱水机理尚未得到系统、全面的阐述,物理深度脱水机理应根据污泥粒径、zate电位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2)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对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研究还停留在使用脱水剂的水平,但有些药剂有毒有害,如果应用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出于环保的考虑,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行业人员可以重点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物理脱水技术,如生物质粉,可以应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行业人员在研究过程中也要考虑其生产成本。

(3)物理深度脱水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应与目前的物理处理环境紧密结合,不断加强新型污泥脱水技术的研究、分析和开发,以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需要。(来源:江西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标签: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Powered by 合肥鸿升自动化 ©2008-2024 www.hfhszd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