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污染的源头在哪里?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对广大农村的生存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只有找到水污染的源头,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农村水环境。今天,分散污水处理专家将和我们一起探讨农村水污染的源头。
农村水环境污染一般分为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内源污染包括农业生产污染和农民生活污水污染;外源性污染是指从农村以外转移过来的污染,如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排放转移到农村污水。具体可分为四类:生活污染、企业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的生活垃圾种类繁多。过去农村没有广泛建立垃圾清除处理系统,这些垃圾不能及时有效回收处理,任由其在自然条件下分化分解。因此,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产生造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居民分散,很难统一生活污水 处理,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田间、河流或湖泊,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乡镇企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企业必然以利益为核心,在发展中往往会忽视对环境的控制,污染后治理环境似乎是必然的。乡镇企业靠近河流或与农田和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对农田和农村水体造成较大污染。尤其是小型化工企业、印染企业等。严重污染了广阔的农村水域。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但农村地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措施明显不到位,很多地区缺乏监管。没有防渗水泥池存放粪便和尿液,也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废弃物、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严重污染河流、水库,造成河道水体发黑、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
过量施肥、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方法不当以及施用剧毒和持久性农药是普遍现象。我国每年农业用肥量已超过4000万吨,但利用率只有30% ~ 40%,其中很小一部分附着在植物上。然而,残留的化肥和农药通过雨水和农田排水以及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造成地表水体富营养化,进而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水质,威胁人类饮用水安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标签:  农村,水环境,环境污染,污染源,源头,在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