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昇智能农业,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1.产业链全程信息跟踪与追溯系统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问题频发主要是因为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缺乏监管,消费者知情权缺失。如果加强对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的监管,可以将食品出现问题的概率降低到较低水平,物联网技术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全过程监控跟踪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应用实例。例如,成都、青岛等地区启动了猪肉安全工程,为农贸市场的猪肉安装电子芯片,对猪肉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进行全程跟踪。具体做法是给农贸市场的猪肉店配备电子追溯秤。消费者购买猪肉时,收银条上贴有食品安全追溯码。凭借收银条上的追溯码,他们可以查询猪源、屠宰场、质量检疫等信息。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上线。通过RFID电子标签、GPS等技术,将奥运场馆就餐人员食用的食品原料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起来,使运动员的菜单可以追溯到农田。此外,从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供应等流程对供应企业进行持续监控。,包括奥运食品运输车辆的GPS定位。一旦温度和湿度超过规定范围,管理人员就会收到报警。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不仅为奥运会的食品供应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2.智能种植和育种
众所周知,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等信息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温室中,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节点测量基质湿度、成分、温度、pH值、光照强度、空气湿度、气压、二氧化碳浓度等,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自动控制温度环境和灌溉施肥操作,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除了监测温室环境,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用无线传感器代替传感器节点,可以接收无线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实现大面积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并将处理结果报告给用户。
在水产养殖中,农民通常特别不愿意遇到闷热潮湿的天气。在这种天气下,鱼塘水中的溶解氧会不足,水中的pH值也可能发生较大变化,水中的氨氮含量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在水产养殖中,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水质进行24小时监测,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等基础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自动处理或通过短信快速通知农户。采用物联网技术后,喂养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何时喂食以及喂食多少将由传感器监控或处理。此外,养殖户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终端随时随地查询鱼塘的溶解氧、温度、水质等情况。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减轻了养殖户的工作量,减轻了养殖户常年守塘的痛苦。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和种植产品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3.农业信息推送
很多人认为农业信息的推送只是指天气预报的推送。然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支持因素。比如上面提到的水产养殖行业,如果使用了物联网,那么农业主管部门就可以汇总所有鱼塘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数据变化,然后通过短信平台向所有水产养殖人员发送一组短信,通知养殖户做好天气预警、疾病预警等。,以便水产养殖户能提前采取对策,减少损失。比如,目前在黑龙江省的一些地区,施肥数据和测土配方已经通过手机发送给农民,为农民播种施肥提供了依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标签:  养殖,进行,农业,信息,技术,问题,氧量,生产,食品,北京奥运会,消息资讯,养殖户,物联网,食品,猪肉,水产
- 上一条如何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
- 下一条农业物联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