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厌氧消化
厌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降解和稳定污泥中有机物的过程称为厌氧消化。
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很高,好氧法能耗过高。一般采用厌氧消化法:在无氧条件下,兼性菌和专性厌氧菌降解有机物,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气(或污泥气和消化气),使污泥得以稳定化。因此,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也称为污泥生物稳定性过程。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多年来,厌氧消化被总结为两阶段过程。第一阶段是酸发酵阶段,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等产物,并合成新的细胞。第二阶段是甲烷发酵阶段,脂肪酸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转化为CH4和CO2。1979年,Bryant等人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种群提出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这是目前公认的理论模型。三段式消化突出了产氢菌和产乙酸菌的作用,将它们独立划分为一个阶段。三段式消化的第一阶段是在水解发酵菌的作用下,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解发酵成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二氧化碳、氢气等。在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产物在产氢和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氢气、二氧化碳和乙酸。第三阶段,一组通过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另一组将乙酸脱氢生成甲烷。
影响污泥消化的主要因素有:l)温度:温度影响消化速度和深度。低温消解的温度为5-15℃,中温消解的温度为30-35℃,高温消解的温度为50-55℃。高温消解可以杀灭几乎所有的病原微生物,但操作管理复杂,加热成本高。中温消化只能杀死部分病原微生物,低温消化效率很低,所以一般采用中温消化。2)投加率:即每天投入消化池的原污泥与池内熟污泥的百分比。剂量比影响池中污泥的PH值和消化率。投加率小的污泥消化速度快且充分,产气量高,但应增加池容积。高投加率、慢消化率和较低的PH值抑制甲烷菌的生长,破坏正常消化过程。一般对于生活污水或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
合适的剂量率为6-12%。3)生熟污泥的混合程度:充分混合可以加速消化过程,增加产气,所以需要搅拌。4)厌氧条件:甲烷杆菌是厌氧微生物,所以要求消化器密封,与空气隔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标签:  脂肪酸,乙酸,过程,的作用,有机物,污泥,细菌,甲烷,微生物,阶段,厌氧,中温,污泥,投配率,甲烷
- 上一条河南人寿污水处理设备服务商
- 下一条造成河流黑臭的四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