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鸿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示例图片三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民生不可承受之重。

2022-03-13 10:21:37 合肥鸿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雾霾扩大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日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在第二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发言时指出,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民生不可承受之重,必须找到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道路。

环境问题密集爆发。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谁也离不开谁。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以经济对资源的非理性掠夺性开发为主,中国的环境变化大于过去3000年,并呈现出立体化特征。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罗建华表示,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环境质量至少受到了三次经济增长的冲击。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全面突起;第二次是1992年以后,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开放。第三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4万亿资金拉动经济增长。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1978年相比,2013年中国GDP增长71倍,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但生态环境问题正呈现整体爆发阶段。据悉,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5.8%,而2013年,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占GDP的9%。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做出这样的判断,2013年中国人均GDP 6800美元,开始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但要达到发达国家人均GDP 10000美元的水平,未来需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博弈。

据十二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龚建明介绍,我国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修正案》4月24日表决通过,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有望解决环境保护中的共性问题。不过,罗建华表示,随着中国环保投入的加大,以及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峰值点的出现,预计2020年后,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将逐步达到峰值,污染排放将全面下降。但在2020年之前,“三高”消费高峰尚未到来,中国的环境污染不会有任何改善。

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根据介绍,2013年,全国达标的城市只有拉萨、海口和舟山。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铿表示,大规模的环境污染表明,中国以GDP为主导的发展不可持续,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把突出的GDP增长转化为民生改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墉表示,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环境保护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越复杂越复杂。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般会经历先污染、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绿水青山而非金山银山”三个阶段,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边发展边治理的阶段。然而,受原有环保法律法规的限制,污染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实在我国普遍存在。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环境治理中政企缺乏互动,始终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最终导致环境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指出,目前我国环保行政执法部门在不经过司法程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以罚代刑”的方式处罚环境案件,客观上纵容了环境污染的发生。

京湘企业投融资商会会长吴坦言,环境损害确实是企业生产造成的,因为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成为资源消耗大户和碳排放大户,但不能把污染环境的“板子”完全放在企业身上。

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仁武认为,中国梦首先是民生梦,民生的基本要求是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是一个政策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国家立法的进程。反过来,“法治”是找到和谐发展道路的基础和保障。

事实上,一个经济仍在发展和崛起的国家或经济体,如果有明确的环保意识,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并严格执行环境管制措施,那么经济的发展就会伴随着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指出,虽然经过治理,中国的环境有所改善,但重污染的本质没有改变,污染带来的未来灾难还是未知,主要是我们缺乏更多解决环境污染的智慧、知识和能力。

据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介绍,目前,社会上流行经济优先论、协调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环境优先论。为了保护我们周围的蓝天碧水,应该明确强调“环境优先”的原则。但在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常务副主任孙小雯看来,“环境优先”不能一刀切,必须考虑到政府决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很重要,但是发展经济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


标签:  污水处理,环境问题
Powered by 合肥鸿升自动化 ©2008-2024 www.hfhszdh.com